找到相关内容8877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诸法性空论

    一乘法。   按照“三法轮”的判教,三论宗所依据的《般若经》当属枝末法轮,但吉藏认为,佛开一乘为三乘时,《般若经》仍属三乘法中的大乘教,最后又与其他二来同会归一佛乘,故《般若经》仍属根本法轮,这与《...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795582.html
  • 法相唯识学

    这是指对“自证分”的再证知,亦作为证知“自证分”的量果。按照法相唯识宗的观点,为证知见分,立自证分;为证知自证分,立证自证分。倘若无“证自证分”,自证分缘境时就没有“量果”了。那么又由谁来证知“证自证...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795791.html
  •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按照印度佛教的一般说法,修行解脱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累世修行,不断地积累功德。例如《杂阿含经》中就说:“精勤修习……渐得解脱。”大乘佛教也提出了菩萨修习要经历“十地”的说法。   佛教传人中国内地以后...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25996040.html
  •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佛教慈善何去何从?

    当前欧洲正在兴起一种名叫“社会企业”的公益慈善方式,可使用商业、企业的管理与运作方法,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也可用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但按照社会企业的注册法规和经营宗旨来说,其所得资源统统要用之于社会慈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159609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   根据现有记载,最早来华的译经大师是安世高,在他译出的佛经中就广泛使用了中国道家固有的“元气”、“无为”等概念,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佛教的原意。例如,按照佛教的观点,“夫身,地水火风矣”,...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身乃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和合而成,修安般守意禅观,目的是为了涅盘解脱。而在安世高这里却用“气,,来概括“四大”,代指“人身”,用“无为”来表示涅盘义,以至于有...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39635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例如他编译的《六度集经》就是按照大乘菩萨行“六度”的次序编成的,其中不仅用道家的“元气”来概括佛教的“四大”(地水火风),用传统的“魂灵”不死观念来阐发佛教的轮回转生之义,而且还用儒家特别是孟子的...为主要经典,因此也称法华宗。   天台宗的传法世系,按照天台宗自己的说法,有“东土九祖”:初祖龙树一二祖慧文一三祖慧思一四祖智颉一五祖灌顶一六祖智威一七祖慧威一八祖玄朗一九祖湛然。天台宗人之所以把...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796901.html
  • 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

    应成为证得‘无分别’。在没有清净的‘妙观察智’中,是无法证入‘无分别’[智]的。”   接着,在藏王的同意下,莲花戒的追随者年贝扬也对摩诃衍的“顿入”法进行驳斥,认为按照“顿入”理论,那么渐修就失去...解脱境界。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源。这种思想对摩诃衍有一定影响,但亦有所保留。摩诃衍认为:“若不随世间归依三宝,渐次修善,空学文字,亦无益事。”[66] 按照他的说法,如果不能皈依三宝,做不到“渐次...

    杨富学 王书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1597090.html
  • 突厥碑铭所见黠戛斯与突厥回鹘关系考

    40] 考诸碑文所述史实,由于黠戛斯常与其他民族联合以共同反对回鹘,回鹘以此为由,动辄发动对黠戛斯的战争,以弱其势。按照《九姓回鹘可汗碑》的说法,黠戛斯可汗所辖四十万大军,均被回鹘消灭。...

    王洁 杨富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2097093.html
  • 敦煌法制文献中的情理法辨析

    13行,讲了证圣元年四月九日敕:“孝义之家,事须旌表”的事理。这里的“事” 即事理,意即对于义门和孝门之家,按照事理必须旌表,但要勘察得实。还有,P.2507开元水部式残卷中,第84行“先尽百姓灌溉。...

    王斐弘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4497097.html
  • 玄奘——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人声鼎沸,参加法会的达一万多人。   佛教历史上著名的无遮大会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惯例,这种大会,会期为十八天。在十八天中,只要有人对论主提出的众多论点中的一个论点提出疑问,并能够把它驳倒,论主就...

    佚名

    |高僧|玄奘|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00322997106.html